爱新觉罗·启骧 官方网站

http://aixinjueluo.zxart.cn/

个人简介

爱新觉罗·启骧,满族,雍正第九代孙,1935年生于北京。书法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长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,中共党员,1998年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。“国学典籍书法系列丛书”《书法诗经》的创作者之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爱新觉罗·启骧印象

   爱新觉罗·启骧,字腾伯,生于1935年,清雍正皇帝第九代孙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。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。


     启骧先生一生平易近人、虚怀若谷、无私无畏、笑对人生。  


    “麝香眠石竹,鹦鹉啄金桃。”这是1990年爱新觉罗·启骧先生临摹启功先生的作品。其落款颇有意思。一是:“老兄佳作甚赏,以临之自慰。———启骧”;第二条则是“此吾从弟启骧,戏笑拙书,观之增愧。一九九0年春。———启功”。1990年,作为建筑业高级工程师的启骧先生,在书法界还是初出茅庐。从启功先生的这一题款中不难看出,这位老人对这位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堂弟关爱之甚。


 就在这一年,爱新觉罗家庭四十多位书画家为亚运会捐献作品,启骧先生曾作为家族的代表访问日本。

  

    多少年来,得到启功先生的悉心指导,启骧先生受益匪浅。1994年,当启骧先生告诉启功先生,想把自己多年写就的一些书作整理出版一本《启骧求教集》,启功先生非常高兴,当即提笔,改题书名为《启骧书艺集》,并在序中给予“可入百年宗匠之藩篱”的极高评价。启骧先生看了说:“大哥,这怕不合适吧。”启功先生却连连说:“合适!合适!”但事后未见付梓,原因是启骧先生对拟将出书的作品,有的还不满意,尚须精雕细琢。于是,冬去春来,寒暑频移,几经筛选,到1997年底方交稿出版。


   1998年4月,启骧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,启功先生在开幕式上说:“启骧,我们是一家的。在这里我只是代表他,请大家多提意见。”

  

    这一次书法展搞得很成功,开幕式就来了上千人。以后的几天里也是人头攒动。连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说:“我们在这里几十年,书法展这样受欢迎的,还是第一次见到。”

  

    两年后,即2000年初夏,当记者采访启功先生时,他还记忆犹新地说:“启骧,你在书法展上的那四个字‘谦和诚朴’,那么大,我写不了。”启功先生还风趣地说:“启骧,你现在是大师了。”启骧先生说:“不!您才是大师,我是动物园里的大狮子。”启功先生就说:“那我是咬人的虱子。”两人大笑。启功先生说:“我不能因为启骧有了成绩了,就贪功据为已有。启骧是下了功夫了,下了大功夫了,这一点我可以证明,不是因为我们是一家,我特别地对他吹嘘……”兴致所至,启功先生一连讲了二十分钟。

  

    启功先生对启骧的关心、爱护,以及启骧先生对大哥的尊重感激之情真非言语可表。对于启骧先生来说,不仅仅是书法,启功先生的学识、为人,以至于一言一行都是自己的楷模。

  

   校庆期间,在陪同启骧先生的三天里,无论是参观洪江古商城、黔城芙蓉楼,还是游历凤凰古城,他对各个地方的“古墓”都很感兴趣,每到一处,都看得非常认真仔细,而且边看边问,感慨万千。记得他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这个东西不能丢。因此,我们既要当继承者,又要当传承者。”启骧先生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

  

    启骧先生从43岁开始学习书法以来,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,一丝不苟,从不间断,而且总是精益求精。一本书法集,他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,不知写了多少遍,熬了多少夜,流了多少汗!他说:“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首乐曲,一个字就像其中的一个小节,而笔画就是其中的一个音符。作为整幅书法作品,首先要讲究总体结构,总体的美。用它的节奏,来表达一种情感。激昂奔放之处,如山洪暴发,电闪雷鸣;悠扬婉转之处,若潺潺流泉,细雨润物。每个字,每一个小节,都是一个组成部分,绝对不可马虎随便,都要经得起推敲。而笔画又是字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,写好每一笔,全都是基本功。这就像小提琴家用弓子摩擦琴弦,演奏出优美的乐曲,而未经训练的人就有可能发出噪音来。”

  

    此外,启骧先生还严于古法,力求字字有出处。他说:“如果不循法,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那样就超出书法艺术的范畴了。”他苦苦追寻,用心灵去感悟,最终达到了字字有出处,自成一家的境界。启骧先生的字平正而不死板,质朴而又见其微妙之处,巧妙地把壮美、健美、媲美融为一体。既粗犷敦厚,又俏丽飘逸。

  

   书法艺术是一种整体素质的展现。如今启骧先生已年过七旬,但仍每日习字读史、笔耕不辍。启骧先生的为人,堪称是风流蕴藉,倜傥不拘。他不媚上、不凌下,平易近人。从更高的层次上讲,对美的理解反映了他的世界观。字如其人,从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超然脱俗的艺术美和人品美的统一。

  

   启骧先生身材高大,那张国字脸上炯炯有神的双眼始终散发着智慧与力量的光芒。中央大学教授张掮中曾告诉过我:“启先生是正宫娘娘的后代。”几天的交往,他的皇家风范着实令我油然而生敬意。而启骧先生的爱好也很广泛,除了酷爱书法外,还喜欢京戏、篮球等。一次,我陪他看电视上的篮球和京戏等节目,一直看到了晚上11点多钟。我们边看边聊,气氛十分融洽。启骧先生亲切地说道:“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,比如《五溪》刊物等,尽管说,我会尽力为之。”他给了我他的名片,写上他家的通讯地址,并说:“有事给我打电话。”当时,我被这位比我大10岁的皇家朋友的这些举动所深深感动。此情此景真乃三生有幸,终身难忘!

(作者系湖南怀化学院客座教授、《五溪》刊物主编、副研究员)